欢迎访问泰了减震官方网站
13861812775/15052260035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公司新闻
粘滞阻尼器的抗震分析5083铝板
时间:2016-08-29 15:13:48 阅读:12

摘要:地震的频繁发生使抗震的要求越来越高,粘滞阻尼器作为一种抗震构件,依靠其安全性、合理性、经济性,使用在越来越多的工程当中,本文通过介绍粘滞阻尼器的构造,分析其抗震原理,对粘滞阻尼器的抗震设计进行了总结和分析。    

关键字:粘滞阻尼器,抗震,原理,设计   

 一.概论

    最近几年,地震在我国频繁发生,给人们带来了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,所以抗震成为保证结构安全的重要任务。现在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传统抗震方法为“延性结构体系”,它的设防目标是“小震不坏、中震可修、大震不倒”。 

    在现代建筑的设计中,积极抗震方法已是大势所趋,尤其是消能减震的设计方法。结构消能减震体系是一种新的抗震防灾技术,是把结构的一些非承重构件(支撑、剪力墙、连接件等)设计成消能构件,或在结构的一些部位(层间空间、节点、连接缝等)装设消能装置,在小风或小震时,本身有足够的侧向刚度以满足使用要求,结构处于弹性状态;当出现大震或大风时,随着侧向变形的增大,消能构件先进入非弹性状态,产生比较大的阻尼,消耗输入结构的大部分能量,迅速衰减结构的振动反应,使主体结构避免出现明显的非弹性状态。 

    消能减震结构体系与传统抗震结构体系相比,具有安全性 、经济性、技术合理性和震后易于修复或更换的优点,故本文将对粘滞阻尼器做一系列的抗震设计探讨。

     二、粘滞阻尼器 

   粘滞阻尼器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,美国和日本起步较早,目前已经运用到大量工程中,相应的也制定了设计规范、规程和设计手册。国内则相对起步较晚,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。目前我国已在阻尼器的实验研究、开发以及工程应用等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就。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》(GB50011-2001)也包含了应用阻尼器相关方面的内容。     粘滞阻尼器由缸筒、活塞、粘滞流体和导杆等组成。缸筒内充满粘滞流体,活塞可在缸筒内进行往复运动,活塞上开有适量的小孔或活塞与缸筒留有空隙。当结构因变形使缸筒和活塞产生相对运动时,迫使粘滞流体从小孔或间隙流过,从而产生阻尼力,将振动能量通过粘滞耗能消掉,达到减震的目的。

微信公众号